如何做一款自然不造作的文艺版式?
研习设订阅号
设计干货 杜绝注水
点击观看视频版
在今天的互联网中,文艺青年的人设总是特别吃香,给人一种逼格满满的感觉。那么在设计中,是否也存在着文艺风格呢?答案是肯定的,文艺的设计作品一般都有比较大的留白和非常精致的文字编排,并且传达出比较高的格调。那么今天的这节课就给大家扒一扒这文艺风格到底是怎么回事,领着大家当一回设计中的文艺青年。
在千禧年前后,大陆的音乐产业还没有现在这样成熟,而港台的音乐盛极一时,直到现在许多90后的老叔叔老阿姨都会怀念那个音乐的黄金年代,以前听的是五月天、孙燕姿、王力宏,到了20年后的今天还是听着他们的歌。也正是因为当年台湾音乐的流行,台湾也诞生了一批音乐专辑设计师。
——
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应该是聂永真和方序中两位了,聂永真是台湾第一位AGI成员,而方序中则是首位设计了金马奖、金钟奖和金曲奖的三金设计师。
由于当时音乐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与爱情、友情等情感相关的,所以设计的专辑风格就都是偏文艺向的。慢慢的,似乎就形成了一种文艺风格。
这种文艺风格也不局限于专辑,他也被应用到了海报、书籍和杂志封面或者是产品包装等领域。
这种风格适合用在需要展示文化感、或者是情感的地方,它是具备有情感属性的,而力量感或科技感则与之背道而驰了。
那么这种风格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当然是有的。首先来讲一下照片的选择。
一般文艺的设计作品都会配有文艺的照片。而这张照片的选择对画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选的照片不够文艺,那么版面排得再好文艺感也会大打折扣。
例如这一张专辑,换了一张同样是斑马线的图片,虽然也不能说丑,但是味道就明显不对了。可想而知,图片的选择是有多重要。
那么文艺的图片都有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日本摄影师——滨田英明。
田馥甄、苏打绿、五月天、卢广仲等许多台湾歌手的专辑写真都是由滨田英明拍摄的,所以滨田英明的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艺范,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位摄影师的作品,尝试去理解文艺的图片是什么样子的。
滨田英明的摄影作品风格是比较干净或者是自然的。如果是想要塑造干净的感觉,滨田英明一般会避免过于复杂的背景,让画面显得更干净。
而自然的感觉主要来自于人物自然不造作的姿势与神态加上绿色的自然环境。
在拍摄的角度上,滨田英明经常会使用远景去拍摄,人物所占的面积虽然小,却是画面的视觉焦点,让大面积的环境氛围去烘托人物的处境。
又或者用近景去拍摄人物,让观者可以细细品味人物脸上的表情。
色调方面,滨田英明的摄影一般都是以冷色调为主,冷色调更有清新的味道。
或者在冷色调中加入一点点的暖色调,形成冷暖对比会让画面更有冲击力。
前面说的都是偏向技法类的总结,而文艺照片更吸引人的本质在于展示故事性,通过图片我们能有联想,例如画面里迫不及待去玩耍的小女孩。
或者通过图片能感受到人物溢出画面的情绪,例如上图的女孩就洋溢着满屏的娇羞和开心。
例如同样一张照片,满版式的构图和留白式的构图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左边满版的视觉冲击力会更强一些,而右边的才比较更符合文艺的定位。
留白并非只有纯白的,没有文字和图片的地方。在图片中比较干净的区域也能算作是留白,它同样能提供想象的空间。
也许会有人说那大留白的版面也太好做了吧,我随便做好一块,把别的地方空出来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例如画面中这是聂永真做的一个封面。
我将画面中的元素打乱重新排了一版。我们会发现两边同样是大留白,左边就很精致,而右边就显得很空很乱。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大留白,才更需要将布局做得严谨,文字的部分排得足够精致,不然留白就会变成空。
笔画粗细不同的文字能给人不同的印象,纤细的文字给人以女性,有机的感觉,这是符合文艺感的情感属性的,是做文艺风格的首选;粗壮的笔画则给人力量感,最好不要使用这样的字体设置;而中等粗细的文字在字号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用,能保证大小字号的灰度匀称。
另外文字字号的跳跃率也需要注意。小的跳跃率能显得比较精致细腻,而跳跃率大的则显得比较有冲击力。
我们这样做一个对比,这一稿的文字我做得比较纤细,字号跳跃率比较小,整个版面是非常文艺细腻的。
如果我将字号差距拉大,字重加粗之后,画面就会产生一些力量感和视觉冲击力,而原本的文艺感就被毁掉了。
如果我们没办法写出好看秀气的字形的话,我们可以尝试故意将字写得笨拙一些,甚至可以用左手写字,也许能写出一些特殊的味道。
五月天的这张专辑所用的手写字就是比较笨拙的,可是也非常的好看。
如果实在写不出来的合适的手写字,我们可以用英文的手写字库作为画面的点缀,这样同样能够增加版面的文艺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选用的手写体不能够太粗或者太粗犷,这样气质上会显得不搭。
前面说到,文艺风格的版面讲究大留白和低跳跃率,就像现在这个版面一样,可是这样可能会显得有些无聊。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版面里加入一些点元素,因为点元素具有活泼的属性,能让版面不那么呆板。可是像这样加点太过粗暴了,我们应该怎么加呢?
台湾文艺风格设计中,一般会将文字处理成点的元素。例如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面。
而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个字拉开之后,就会形成一个面,和一个点。
如果将所有文字的字间距都拉开之后,就会形成了多个点。
我们再看回这个画面。我们可以这样将部分文字的字间距拉开,这样的版面就能够更活泼一些了。
色彩的部分,我们一般会使用浅色调作为画面的配色,因为浅色调更符合人对清新、文艺的印象。
台湾这些设计大师也经常采用浅色调的配色。
当然如果有特殊的主题或者有比较负面的表达需求的话,深色调或者是别的配色也是可以使用的。
最后一点是线的使用。当我们编排好一个大留白的版面之后,总觉得画面有点空,不舒服,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留白的区域适当加入一些线。这样既有留白的感觉,又不会显得太空。
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到聂永真,聂永真非常擅长用线,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用寥寥几根线就把整个版面给撑起来了。
线也不单纯的指线,可以将线与文字组合,又或者一行文字本身就可以看做是线。
到这里,我们总结的规律就差不多讲完了。可是知道了规律就代表能驾驭这种风格了吗?肯定不是的,当实际操作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容易版面就会编排的太零碎。接下来我给大家找到了一个反面例子,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个反例中提取出版面乱的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张海报是否用到了刚才总结的知识点。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张海报使用了刚刚我们说的大多数原则,可是为什么还是不好看呢?因为这张海报显得太零碎,太乱了。
当然,零碎也是有零碎的美的,就像这个作品,就非常美观。但是零碎的海报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让版面不那么碎的方式。
第一种是将文字编排矩形,这样文字看起来就会非常的整齐。
矩形并不意味着就是把文字都堆在一起形成矩形。像现在这个封面,他的文字虽然没有完全黏在一起,可是其实文字之间形成了若干个矩形。
而像这个封面,则用文字包围成为了一个矩形。
我们刚刚看到的这张海报为什么会觉得他乱,就是因为这张海报的留白太零碎了。
如果我们将文字像这样编排在一起之后,留白就变成了完整的两块。
如果我们将文字组往下挪的话,那么留白就进一步减少成一大块了。这样的版面就更加整齐了。
最后一点是为版面的编排寻找依据,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网格系统。例如这个版面中的文字,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能形成矩形,但是版面却不会显得乱,那是因为他严格准寻了网格系统。这个版面可以竖向分成5栏,横向分成4栏。
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如何做出一个又干净整洁又文艺的版面了吧。不过规整和零碎之间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取舍的,如果一味的追求让版面规整,那么最终做出的版面肯定会非常的呆板无趣。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演示一遍改稿,让大家体会一下如何规整而不单调。
这个是从那个海报中提取出来的文案,可以看出这是一张介绍专辑的海报,所以使用文艺风格是合适的。
我们先建立一个画板,刚刚我们讲到原海报非常的凌乱,所以我们建立好一个网格系统,以便规范好我们的版面。这里我用的网格是9*9的网格。
原稿的图片放得非常大,而我希望图片能缩小一些,给版面留出更多的留白。所以我将图片放在右上方,占右侧的6栏,这样图片就是以三分法放在了版面里。上方我留出了半栏的位置放置文字信息。
这里我将中间的英文替换成了手写体,增加版面文艺感。另外文字组里的元素也要注意对齐网格线,中间的这一组信息横向对齐的是将横向网格继续细分成五栏后的网格。
接着我将标题文字放在了画面左侧的这个位置,这样能形成一个对角线的构图。并且标题的字间距拉开,形成点的元素。
日期信息我也是处理成了矩形,而且这个矩形上中小文字也形成了点的感觉。
最后在版面上方加上剩下的文案,让上下方有文字的呼应。
我们这张海报就做好了。我们可以对比两边的留白,(右边的留白是非常零碎的,而我们改稿之后留白就只剩两大块了。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首先我们分析了「文艺风格」的由来与发展,接着我们总结了7条「文艺风格」的规律,分别是文艺照片、大留白、纤细的文字和低跳跃率、手写字、点元素、浅色调还有线的运用;然后又给大家讲解了三条让文艺版面不零碎的方式,分别是文字编排成矩形、留白成块并减少留白数量和为版面编排寻找规律;最后我们给大家演示了一次案例改稿,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规整与零碎的平衡。那么我们就讲到这里,我是千树,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教程导读: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推送,为了以后能及时观看到我们的教程和文章,看完文章后记得给我们点个“在看”哦。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